漯河醫專二附院
“三甲”應知應會知識
——感控辦篇②
為助力醫院“三甲”工作提質增效,幫助我院廣大干部職工更好地學習掌握相關知識,現推出“每日一學|漯河醫專二附院‘三甲’應知應會知識”專欄,定期為大家推送系列知識點,希望全院干部職工關注學習。
每天只需幾分鐘,讓理論學習更輕松!
四、醫院感染監測
長期、系統、連續地收集和分析醫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發生、分布及其影響因素, 并將監測結果報送和反饋給有關部門和科室,為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學依據。
五、目標性監測
針對高風險人群、高發感染部位、高感染風險部門等開展的醫院感染及其風險因素的 監測。如: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監測、新生兒病房醫院感染監測、手術部位感染監測、細菌耐藥性監測與臨床抗菌藥物使用監測、血液透析相關感染監測。
六、隔離措施分幾類?如何標識?
填寫病人本次就診開始出現癥狀的日期不明確時填本次就診時間;病原攜帶者填寫初次檢出日期或就診日期;HIV 感染者填寫首次發現抗體陽性的初篩檢測/核酸檢測陽性日期;艾滋病病人填寫本次就診日期。
按照病原體的傳播途徑分為三類:
接觸隔離、飛沫隔離和空氣隔離。
接觸隔離:病原體通過手、媒介物直接或間接接觸導致的傳播,隔離標識為藍色。
飛沫隔離:帶有病原微生物的飛沫核 (>5 μm),在空氣中短距離(1m 內),移動到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結膜等導致的傳播。隔離標識為粉色。
空氣隔離:帶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 5 μm)通過空氣流動導致的疾病傳播。隔離標識為黃色。
七、醫院感染病例多長時間上報?
發現醫院感染病例時,登陸醫院院感系統,填寫醫院感染病例登記表,24 小時內上報感控科。(盧 闖 劉 旭 袁錦鈺)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