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面錦旗的背后隱藏著一樁樁感人的故事;一封封感謝信訴說著醫患情深......在這些榮譽的背后是醫者仁心的生動寫照,更是人民群眾對醫務工作者的滿意和認可。
為積極落實“改善就醫感受 提升患者體驗”六聚焦六提升實施方案,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推出“錦旗(感謝信)背后的故事”專欄,集中展示廣大醫務人員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7月18日晚,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漯河市立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內三科)收治了一位74歲的老太太,患者入院時胸悶、胸痛、氣喘,腦鈉肽>30000pg/ml (正常值:75歲以下<125pg/ml),高出正常數值的幾十倍!
患者因氣喘癥狀明顯 ,只能端坐呼吸,同時伴有雙下肢重度水腫。值班醫師郭敏毅迅速評估病情,為其進行了心電圖、CT、抽血化驗等一系列輔助檢查,患者最終確診“難治性心力衰竭、冠心病支架植入狀態、心功能Ⅲ級、2型糖尿病伴慢性腎功能不全、電解紊亂......”等19個診斷,緊急告病危。患者曾行冠脈內支架植入術,并應用人工膜肺(ECMO),病情嚴重且復雜。夜班護士郭九平積極配合醫生給予吸氧、心電監護、緊急采血、用藥治療等一系列措施糾正心衰,并對患者緊張恐懼的心理進行安撫。
由于經常住院、年歲已高,患者靜脈穿刺的難度大,平時多人穿刺數針才能成功。關鍵時刻,郭九平護士“一針見血”,進針速度極快,患者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穿刺結束了,老太太和家屬非常激動:“閨女,你扎針技術真好呀,我這血管誰見了都搖頭,這次沒感覺就扎上了,你們醫院的護士真厲害。”
“阿姨,您別緊張,現在藥物已經用上了,您是不是感覺好點了?”
“是的,心口不太悶了,感覺比來時好多了。就是身上的儀器管道太多了,啥時候能去掉呀?”
“阿姨,您之前胸口悶就是因為缺氧啊,吸氧就是為了改善這個癥狀,等您病情穩定了就立刻給您去掉。有我們在,別怕!”
經過郭九平護士耐心地講解和安撫,老太太最終接受并積極配合治療。那一夜,郭九平護士時刻關注著老太太的病情,夜間多次巡視病房,輾轉難眠的老太太竟也睡著了。
在醫護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渡過了危險期,病情逐漸穩定下來。這不僅是對醫療團隊專業技能的一次極大考驗,更是對團隊團結協作、文化素養和細膩人文關懷的一次生動展示。
病情穩定后,患者及家屬特意送來感謝信,向心內一科的全體醫務人員表達感謝。漯河市骨科醫院(漯河醫專二附院、漯河市立醫院)心血管內科一病區(內三科)始終以病人為中心,以專業的技術和細致入微的關懷提供優質醫療服務,全力以赴為病人的健康保駕護航!(盧 闖 劉 旭 袁錦鈺)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