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 | 積分兌換 | 幫助中心 漯河市民留言板 | 漯河電視臺 | 漯河網文藝頻道 | 漯河公眾論壇 | 漯河網通訊員 | 漯河網攝影頻道 | 漯河網 | 新聞 |

        出彩中原40年|中原糧倉:從“保飯碗”到“興廚房”

        來源:大河網 時間:2018-10-30 10:43:00 點擊: 今日評論:

         

          ▲上圖2017年5月,為搶收小麥,正陽縣黃磊家庭農場的農機全部出動,還請來大型打捆機一同進行田間作業。

          ▲1982年,沈丘縣農民用鐮刀收小麥。

          ▲2018年9月,寧陵縣劉樓鄉農民王幸福看著剛收下的玉米喜上心頭。本版圖片均為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改革開放40年,河南立足農業做出大文章。近年來,加快推進國家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糧食產量連續跨上3000萬噸、4000萬噸、5000萬噸和6000萬噸4個大的臺階,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1/10的糧食。不僅養活了1億多河南人口,每年還外調400億斤商品糧及其加工制品。目前,市場上銷售的1/3方便面、1/4饅頭、3/5湯圓、7/10水餃均產自河南。

          由“不足溫飽”到“中原糧倉”“國人廚房”“世界餐桌”,作為全國農業大省、糧食生產大省,河南扛起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更多地盛進了河南生產的優質糧。

          親歷者說

          省建設高標準糧田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徐獻軍:

          建設高標準糧田夯實“中原糧倉”

          作為全國農業大省、糧食大省,近年來,我省始終牢記政治責任,把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尤其是口糧安全,作為基本政治責任不動搖,著力打造河南糧食生產的王牌和優勢,以高標準糧田建設為抓手,努力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確保糧食生產持續穩定發展。

          為提高糧食生產能力,2012年,我省專門下發《關于建設高標準糧田的指導意見》《河南省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6369萬畝高標準糧田,確保1300億斤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如何穩妥推進高標準糧田建設?我省制定高標準糧田建設標準,統籌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等項目資金,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資金投在方里面”的要求和“渠道不亂、性質不變、統籌安排、集中使用、各負其責”的原則,加強涉農項目資金整合力度,統籌安排,連片開發,持續推進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特別是我省積極推進高標準糧田立法工作,2015年10月率先在全國頒布實施《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并探索建立配套的管護機制,實現高標準糧田的依法規劃、建設和管護。

          為實現高標準糧田精準管理,2016年,我省又專門開發了高標準糧田地理信息系統,將全省高標準糧田“百千萬方”建設信息上圖入庫,并及時更新建設信息,實現了高標準糧田建設工作的精準管理。

          經過近幾年建設,我省分三批選擇21個產糧大縣,開展省級示范點建設,完善提升農田基礎設施和科技支撐條件,形成全省高標準糧田示范點“米”字形布局,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累計投入資金682億元,建設高標準糧田6097萬畝,提升建設高標準糧田147萬畝,完成全部規劃任務的95.7%。今年1~8月,全省累計整合涉農資金41億元,建設高標準糧田345萬畝;其中,新建高標準糧田198萬畝,完成投資25億元;提升建設高標準糧田147萬畝,完成投資16億元。

          目前,全省建成的高標準糧田,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實現了旱能澆、澇能排,抗災減災能力明顯提升。“十三五”以來,我省高標準糧田建成區內,小麥平均畝產達到550公斤,玉米、水稻畝產超過500公斤,實現噸糧標準,為河南糧食生產持續穩定增產、農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③6

          研究者說

          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小麥專家郭天財:

          讓國人飯碗中裝更多河南優質糧

          我是一個農業科技工作者,近年來有幸多次陪同中央領導人在麥田視察指導農業生產,親身感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對河南糧食生產的重視與關心。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指出:“河南農業農村人口比重大,‘三農’工作任務繁重,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業農村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河南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扛牢壓實保障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河南糧食生產連續跨上3000萬噸、4000萬噸、5000萬噸和6000萬噸4個大的臺階,用全國1/16的耕地,生產了1/10的糧食,其中,小麥占1/4強,養活了1/13的人口,每年還外調400億斤商品糧及其加工制品,是我國5個重要商品糧調出省份之一。除糧食生產外,河南的油料、蔬菜、食用菌總產量多年穩居全國前列,畜牧業產值居全國首位,其中肉、蛋、奶產量分別居全國第二位、第一位和第四位,肯德基、麥當勞在中國市場90%以上的半成品均產自河南。

          目前,科技對糧食生產支撐作用越來越明顯,我省小麥、玉米等主要農作物新品種選育水平名列全國前茅,全省農業領域共獲得國家科技獎勵34項,居全國前列,其中3個小麥新品種,2個玉米新品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7%;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9.1%;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80.8%。創造了小麥平均畝產821.7公斤、雜交水稻千畝連片平均畝產902公斤、玉米平均畝產1013公斤的高產紀錄。

          2016年以來,我省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始布局以“四優四化”為重點的種養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優質小麥、優質花生、優質草畜、優質林果,著力推進全省農業布局區域化、經營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發展產業化。小麥方面重點發展優質強筋、弱筋小麥生產,今年840萬畝優質專用小麥訂單率達到88.1%,訂單價格普遍比市場價高10%左右,基本實現了產銷一體化,糧食生產的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我經常下鄉與農民打交道,深切感受到農民對豐收和對農業科技的期盼。隨著農產品供應極大豐富,人們在吃飽的基礎上,還要吃得營養、健康、綠色、安全。作為糧食生產大省,河南要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一定得保住河南糧食生產這個優勢、這張王牌,讓中國人的飯碗里裝更多河南農民生產的優質糧。③6

          實踐者說

          商水縣天華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劉天華:

          種糧也能鼓起咱農民“腰包”

          作為上世紀70年代人,我從記事起吃的都是雜面窩窩,能吃上白面饃成為我從事農業的最初夢想。

          隨著改革開放,國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我們一家承包4畝多地,小麥畝產突破300公斤,吃上“白面饃”成為現實。2009年6月6日,我與26名農戶發起成立天華種植專業合作社,建立了章程、財務管理和盈余分配制度,發展規模化種植。

          如今,在商水農村,留守在家的多是一些老人、兒童及婦女,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成為突出問題。針對這種情況,合作社于2010年提出了“你在外打工掙錢、我在家幫你種田”,試著搞起了“土地托管”服務,對不愿意流轉的土地,收取一些費用,提供耕種、日常管理、收獲等服務,土地收成全部歸農戶,從而把土地集中起來,實現了規模化、集約化經營。

          開展土地托管,剛開始很多農戶不理解,害怕上當受騙。我天天去做農戶工作,并且向他們承諾:先不收托管費,等糧食打下來再收,如果沒有其他農戶產量高,就不收任何費用,并包賠產量損失。

          面對這樣的壓力和風險,我不敢掉以輕心,用心經營,在農業部門技術人員幫助下,2011年迎來了豐收,小麥畝產量比其他農戶高出54公斤。土地托管創新模式得到了農戶認可,同時也堅定了我大干合作社的決心。

          2015年,我聯合周口市28家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周口市天華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實行以個體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運行模式。

          在政府惠農政策支持下,聯合社如今擁有農機600多臺套,建起標準化倉庫、大型烘干設施等,基礎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現在,合作社土地托管迎來了新機遇,種子、機耕、病蟲害防治上有了補貼,為促進整村土地托管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2018年,合作社開始整村推進土地托管,涉及4個鄉鎮10個行政村托管面積2.3萬多畝。

          土地整村托管,實現了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發展,穩定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種地也能鼓起咱農民“腰包”。③6

          糧食生產大事記

          2005年

          河南率先在全國提前一年免除了農業稅,終結了延續2600多年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

          2009年

          《河南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2008—2020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實施

          2012年

          我省制定下發《關于建設高標準糧田的指導意見》《河南省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建設規劃》,規劃到2020年建成6369萬畝高標準糧田,確保1300億斤的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2015年

          我省率先在全國頒布實施《河南省高標準糧田保護條例》,并探索建立配套的管護機制,實現高標準糧田的依法規劃、建設和管護

          2016年

          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省提出“四優四化”,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在自然災害和結構調整等雙重因素影響下,全年糧食產量達到1189.32億斤,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發展到600萬畝

          2017年

          我省糧食總產達到1194.64億斤,成為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特別是夏糧總產及畝產均創歷史新高,對全國夏糧增產的貢獻率達到59.6%

          (河南日報記者 劉紅濤 整理)

         
        • 蒿慧杰在調研指導我市體育賽事中心建設時強調 完善基礎設施 發展體育經濟 辦好品牌賽事 加快推進豫中南地區性體育賽事中心建設

        • 蒿慧杰在調研指導檢驗檢測中心建設時強調 育亮點 補短板 強基礎 推動豫中南地區性檢驗檢測中心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

        • 蒿慧杰在功能區調研黨建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時強調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 奮力譜寫新時代漯河更加絢麗的新篇章

        • 市領導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共同審議討論政府工作報告

        • 市七屆人大四次會議隆重開幕

        • 1
        • 2
        • 3
        • 4
        • 5

        最新 / 新聞

        一周 / 新聞排行

        漯河網:0395-2121631 新聞熱線:0395-2121631 郵箱:luohew@126
        互聯網新聞中心 | 認識我們 | 廣告刊例 | 誠聘英才 | 網站動態 | 導航搜索 | 網上投稿 | 舉報投拆
        主辦單位:中共漯河市委宣傳部 漯河市互聯網新聞中心 承辦:漯河市廣播電視臺  豫ICP備05017908 
        Copyright © 2000 - 2012 LUOH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網 版權所有

        豫公網安備 41110202000117號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友在线|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AV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w码欧洲s码免费|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短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av专区无码观看精品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伊人tv综合网色|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软件|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艺术图|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ASS亚洲熟妇毛茸茸PICS|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亚洲精品影院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A人片77777国产|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