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
曾幾何時是青春期、少年的代名詞
如今
最大不過30歲的他們,
成了疫情工作中的頂梁柱
......
行動不便的90后護士
懷孕八個多月的90后馮夢園是許昌市中醫院外一科的一名護士,馮夢園在懷孕早期就出現過出血、劇烈嘔吐、眩暈等先兆流產的征兆,整整臥床2個月后方可工作。春節本該在家好好休息,但看到疫情肆虐后,她立即響應河南省衛健委的號召取消假期,返回科室上班。她身體雖有不便,但卻從來不拿自己當保護對象,她挺著肚子為病人輸液、做治療、為病人及家屬宣傳預防疾病知識,笨重忙碌的身影來回穿梭于病房。因為臨近預產期,下肢出現了嚴重的浮腫,有的時候甚至連鞋都穿不上,每次給病人穿刺完,她都覺得腰部酸痛,同事們都勸她回家休息,可她卻說:穿上白大褂就有責任和義務參加這場戰斗,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如果你們去支援了我就守在病房。
90后的他,才是真暖男
90后劉萬營是鄢陵縣人民檢察院政治部檢察干警,受組織部選派目前在鄢陵縣安陵鎮任鎮長助理。疫情發生后,他到安陵鎮北街社區,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從大年三十開始他就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4個卡點,對社區進行合理管控。下雪那幾天,地勢較低的第一檢測點搭建的臨時帳篷里進水,被子被打濕,他一邊清理帳篷里的積水一邊值班,就這樣到了天亮。考慮到天冷被子不能及時曬干,他又顧不上休息,協調找來3條棉被和9件大衣,暖了值班人員的身,也熱了值班人員的心。
志同道合的90后小夫妻
測量體溫、登記信息、耐心勸返、樓道消毒……2月9日一大早,安寧、吳夢夢夫妻倆便來到魏都區文峰街道辦事處游園社區轄區部分無主管庭院,在庭院的疫情防控點進行值守。安寧、吳夢夢夫妻倆是許昌市福彩發行中心的員工,倆人都是“90后”。疫情發生后,當得知社區需要一批志愿者在疫情防控點值勤,他們立刻就響應號召報了名,自愿加入疫情防控工作一線。為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倆人將兩歲多的孩子送到了奶奶家。想孩子了,就利用每天中午吃飯的時間和孩子視頻聊聊天。
推掉訂婚宴奔回崗位的準新娘
“訂婚可以延遲,疫情不能耽誤,只要國家需要,我隨時聽候安排!”2月10日,記者撥通許昌市第二人民醫院下屬的文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孫嵐峰的電話時,她堅定地說。春節期間,94年的孫嵐峰已經回到老家準備舉辦訂婚宴。疫情爆發后,她與愛人商議決定推遲訂婚宴,迅速回到工作崗位。由于疫情嚴峻,街道封鎖、班車停運,她與村委會多次協商后才由家人開車送到許昌,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除了擔當重任的“90后”
全國上下還出現許多“00后”的身影
他們
年齡最多不過二十
我們不禁要驚呼
“00后,長大了!”
“00后”詹同學是一名大一新生,從武漢到深圳過年的他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在醫護人員的全力救治下,他成功擺脫病魔,康復出院。“請新冠肺炎康復者捐獻血漿,幫忙救治更多的重癥患者!”康復后的他,聽到這聲來自抗疫前線的號召,馬上趕回深圳捐獻了200cc的血漿,為更多人帶來了生的希望。
詹同學在醫院捐獻血漿。(受訪者供圖)
電話隨訪、匯總物資需求……無錫市錫山區錫北鎮泉山花苑黨員方艷華從大年初一開始就堅守在崗位上,保障社區“抗疫”工作順利展開。方艷華年僅16歲的女兒厲方在母親的言傳身教下,主動加入到社區的志愿隊伍中,成為一名“00后”志愿者。雖然尚顯稚嫩,厲方卻用行動展現了“00后”的堅毅和韌性,奔波于一棟棟樓道,奔跑在一層層樓層,敲開千門萬戶,為居家隔離的家庭送上新鮮的蔬菜......
“麻煩停車,檢查一下體溫。”“阿姨,這邊來看看出入證。”
……一位斯文的小伙坐在四川南充一小區門口,他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的一名大二學生佘金燚。 一個紅袖套,一把體溫槍、兩份登記表,這些是他的抗“疫”行裝,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有時甚至深夜,入戶調查、發放宣傳資料……只要是社區工作人員出現的地方,都有佘金燚的身影。
這些故事
只是在這次疫情阻擊戰中
“90后”“00后”們的縮影
也許
他們在家也會哭鬧
遇見困難也會撒嬌
但在危難面前
他們年輕的臉龐上
卻閃耀著堅定不移的擔當
這就是中國的年輕人!
這就是中國的希望!
這也是中國的未來!
加油,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