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軍亞)今年以來,全市上下積極應對復雜嚴峻的發展形勢和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加快聯審聯批、完善前期手續,千方百計推動項目開工、擴大有效投資,項目建設在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中發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戴著口罩”貼心服務。各級各部門、各施工單位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搶抓大好施工季節,建立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組織充足的人力和設備,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晝夜施工、交叉推進。特別是在疫情最吃勁的時期,各縣區、市直相關部門堅持資金、要素、服務跟著項目走,充分發揮周例會協調督辦作用,深度謀劃項目,落實聯審聯批、容缺辦理,加快完善前期手續,全面落實惠企政策,現場研究解決防疫物資、用工、物流、資金等問題。今年以來,僅市一級就召開周例會60余次,逐項目推動聯審聯批手續辦理;在7個產業集聚區組織惠企政策、勞務用工、銀企合作3個專場對接活動;雪中送炭式的幫扶,為疫情下游走在“生死線”上的企業解了燃眉之急,加快了項目建設。經濟技術開發區宇培電商冷鏈產業園項目,今年元月份簽約,5月份辦理完各項手續并全面開工建設,9月底即可建成投用。建泰科技工業小鎮項目,2月份部分投產,9月底即可全面建成投用。臨潁縣南街村食品工業園、經濟技術開發區鹽津鋪子等項目已部分建成投用或試生產。
延鏈補鏈提升項目質量。提前著手,著力圍繞我市食品產業生態謀劃、招引、建設項目。今年,我市申報省重點項目的質量和成熟度都比較高。省、市重點項目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占比近40%,其中食品、裝備制造項目占工業項目比例分別達37.9%、34.8%,合計超過70%。疫情期間,相繼開工了金大地食品級醫用級注射級小蘇打、食品文化小鎮、鹽文化小鎮、廣東智能裝備產業園、大數據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其中,源匯區食品文化小鎮項目,總投資50億元,主要建設集吃、住、行、游、購、娛、商、學、養于一體的食品文化旅游綜合體,對帶動城市西南片區開發、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義;舞陽縣鹽文化小鎮項目代表了鹽化工向文旅服務業轉型的方向,小蘇打項目代表了以堿為基礎的鹽化工向食品產業轉型的方向,豫博醫藥化工產業園項目代表了以氯為基礎的鹽化工向醫藥化工和新材料轉型的方向;臨潁縣的臺灣福貞金屬制罐及飲料灌裝產業園項目,推動頤海海底撈與福貞金屬強強聯合,充分發揮了產業鏈、供應鏈協作配套優勢;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液壓科技產業園、宏圖食品、宇培物流,召陵區的寵物食品產業園都是強鏈延鏈補鏈的好項目。
在項目建設的有力拉動下,我市主要經濟指標一季度探底,二季度全面實現由負轉正,7月份保持了穩定提升的良好態勢。
責編:黃曉婭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