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記者在漯河利通液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通科技)生產車間看到,生產線正開足馬力趕制由該公司研發的頁巖油氣增產酸化壓裂軟管、高壓泥漿軟管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石油鉆采軟管產品。
利通科技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服務等于一體的具有自主進出口權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高中低壓橡膠軟管、軟管連接件、軟管總成、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等,產品廣泛應用于煤炭、化工、石油、食品、醫藥等領域。
2003年成立至今,利通科技一路高歌,從一家只有十幾人的小作坊發展成國內首家液壓軟管制造上市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并在細分領域撐起了大產業。
“中國膠管十強企業”、河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一項項榮譽展現了利通科技在自主創新上取得的豐碩成果。
企業創新發展的驅動力是什么?記者進行了深入調研采訪。
強化人才支撐
在利通科技的實驗室中,記者看到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膠管膠帶專業專家、漯河橡膠軟管制造技能大師、利通科技常務副總張勇正帶領科研人員測試研發中的新產品。
日常工作中,張勇不是泡在實驗室研究分析材料、試驗新品,就是跑到生產車間檢測新下線的產品質量是否達標。他還指導研發團隊分析數據、改進研究方法,并虛心聽取意見和建議。
張勇是山東省德州市人,畢業于青島科技大學,2010年應聘到利通科技。十多年來,他憑著對科研的熱愛,在橡膠材料研發和膠管工藝技術改進中展露才華。
“我已把家安在漯河,這兒就是我的‘第二故鄉’。” 回顧來漯發展的這些年,張勇感慨道:“漯河宜居宜業,又重視人才,加上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平臺,堅定了我為企業發展多作貢獻的決心。”
“全國膠管企業眾多,但科技含量高、有原創技術的卻很少,利通科技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得益于擁有一支勇于創新的人才隊伍。”張勇告訴記者,公司擁有自己的技術研發團隊,設有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檢測中心通過了CNAS實驗室認證;研發中心設有脈沖、爆破、耐火、鹽霧等二十多個試驗室,被評為河南省高壓橡膠軟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公司正在積極建設集高性能聚合物材料研究所、液壓軟管研究所、工業軟管研究所、石油軟管研究院、密封技術研究所、金屬材料研究所、橡塑制品研究所、超高壓裝備研究所于一體的超高壓流體產業創新研究院。
“人才是驅動創新的核心要素。利通科技在人才引進方面大膽改革創新,用完備的市場體系和優厚的政策條件吸引人才。”張勇介紹,利通科技把研發中心的一些研究院(所)設在青島和鄭州,積極與業內知名高校開展校企合作,聯合成立產品研發中心,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優勢、實驗儀器設備優勢、行業引領優勢,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提升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形成強大的研究、開發、生產體系,助推創新成果的產出和應用。
加大科技創新
“任何一款產品的發展都有周期性。一個企業要想長遠發展,絕對不能依賴某一款產品,而是不斷研發新產品,才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利通科技董事長趙洪亮說,自主創新、提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源頭活水。利通科技成立20多年來,始終秉持“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于自主創新”的發展理念,根據市場需求不斷研發和創新,多種產品在膠管脈沖疲勞性能、低介質滲透性能等方面具有技術優勢,產品開發能力、科研技術水平等具有與國際同行競爭的能力。
在液壓軟管細分領域,利通科技緊盯國內外行業發展趨勢,聚焦工程機械液壓管路系統簡潔化、輕量化、智能化、長壽命等需求,以“低彎曲、高壓力、長壽命、多功能”為發展方向,不斷推動技術迭代,研發出超級大力神低彎曲系列軟管,滿足工程機械全行業需求。該系列產品的綜合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應用到中信集團、三一重工、徐工集團等知名企業生產的工程機械上,實現了高性能產品的進口替代。
在石油鉆采領域,利通科技自主研發了頁巖油氣增產酸化壓裂軟管、高壓泥漿軟管、節流壓井軟管、井控軟管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6個系列24個石油鉆采軟管產品,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相關產品已被西部鉆探、中原石油、華東工程等國家大型企業或重點項目使用,并強勢進軍海外高端市場。
管理機制創新
在利通科技董事會秘書何軍看來,制度創新也是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利通科技的合伙制平臺和內部完整的培訓體系,激勵公司員工尤其是高技術人才從“我來為你打工”變為“我要自主創業”。何軍介紹,研發人員除正常的基本工資和績效獎金外,研發的產品投入市場后產生效益,公司會根據市場轉化情況給團隊分成。研發結果的市場轉化才是研發人員最終實現的價值,研發人員從中既獲得了相應職位和榮譽,還得到更多利益。
“同樣,公司內部完整的培訓機制也對技術不斷創新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有三大經理人培訓制度,加大對項目經理、營銷經理、技術經理三類人才的培訓力度;還定期舉行技能比拼,根據排名設置獎勵。”何軍說,“我們還有自主研發的學習平臺‘云之家’,內容很豐富,有公司技術能手或研發技術中心負責人的實戰經驗分享,還有機器設備操作的視頻講解。”
近年來,利通科技參與制訂國家標準4項、團體標準2項,擁有國家發明專利17項、省級科技成果11項,承擔并完成省級重大科技專項2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6項。2021年11月15日,利通科技在北京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為國內首家液壓軟管制造上市企業。
深耕細分領域
作為利通科技掌舵人,趙洪亮更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目前的膠管行業發展較為分散,行業龍頭的位置長期被外資品牌霸占,國內品牌的產量規模、營收規模及品牌價值與外資品牌還有較大差距。
在對比行業內公認的國際知名品牌制造企業后,趙洪亮做出一個決定:從“一錘子買賣”變“常態化服務”,從出售產品變為出售方案。
作為我市超高壓流體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利通科技把目光投向了超高壓裝備項目。在趙洪亮的帶領下,記者來到利通超高壓流體創新產業園,看到一輛輛停放整齊的水力盾構車。
趙洪亮介紹,水力盾構車壓力高、流量大,具有一機多能的特點,能有效解決城市管網存在的大管徑年久失修、板結沉積嚴重、嚴重堵塞等問題。
超高壓裝備項目涵蓋特種專用車、超高壓破拆機器人、除銹清洗機器人、管網非開挖修復機器人等總裝生產線,主要應用于市政管網疏通與維護、軌道交通橋梁的維護與擴建、高速公路路面的養護與擴建、長輸管線的清潔與維護、船舶清潔與維護、石油煉化及煤化工的設備清洗等。
“漯河作為首家中國食品名城,食品產業生態完備。全液相超高壓食品解凍滅菌及微射流均質裝備產業化項目的使用將推動漯河食品產業更新迭代。”趙洪亮說。全液相超高壓食品解凍滅菌及微射流均質裝備產業化項目正在逐步產業化。其相關產品主要應用于肉類、水產品和果蔬類等食品的解凍、冷藏和滅菌處理及通過納米乳化技術實現對加工產品微觀結構和功能優化,優點在于能夠更加徹底地解凍和滅菌,讓食品有更好的味道、更高的營養價值、更長的保質期、更少的添加劑。
由單一產品供應商轉變為管路系統設計服務商,在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基礎上,利通科技走出一條企業綠色轉型的“康莊大道”。
“打造超高壓流體產業鏈群新高地,成為全球流體技術產業領航者是利通科技孜孜追求的目標。”趙洪亮說。下一步,利通科技將依托超高壓流體產業鏈集群,堅持鏈群發展,更好地發揮規模效應和協同優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帶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傳統產業“老樹開新花”、新興產業競相發展、未來產業孕育孵化,把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道路走深走實。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