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兩會閉幕后,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迅速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市兩會精神。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將全面深入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圍繞高質量發展藍圖,拼招商、拼項目、拼經濟、創先進,各項工作實現開門紅。”近日,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黨工委書記鈕盾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將堅持“兩區一窗口”發展定位,抓招商、引項目、擴投資、建園區、聚產業,加快構建“樞紐+交通”“樞紐+物流”“樞紐+商貿”“樞紐+文旅”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產業新區、樞紐新區、融合新區、開放新區,在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中奮勇爭先、跑出加速度。
聚焦產業生態,培育樞紐經濟新優勢。在臨港經濟方面,啟動漯河中心港(漯河港大二期)建設,推動漯周航道達到三級標準,完成臨港鐵路專用線前期工作,加快推動臨港片區綜合開發,重點布局糧油、建材、化工、煤炭等大宗貿易。在冷鏈物流方面,實行“原料基地+冷鏈加工+區域配送+終端市場”的鏈式發展模式,推動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助力全市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發展。在臨港科創方面,培育壯大山海照明、雷瑟光電等企業,謀劃建設智慧物流平臺,支持漯河中心港實現內融外聯,與內河港、沿海港深度合作,對接鄭州國際陸港,連通中歐班列,拓寬豫桂東盟國際物流大通道,力爭年內實現港口吞吐量400萬噸、2035年達到3800萬噸,助力漯河成為鄭州都市圈通江達海、大開放的重要窗口。
聚焦產城融合,推動產業新城建設。以產促城、以城興產,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和產業配套服務能力。加快完善小區配套設施,打通天臺山路等5條“斷頭路”。提升城市品質,高水平塑造產業新城風貌。加強城市管理,抓好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創建,開展“雙違”治理,打造現代、清新、活力的產業新城。
聚焦鄉村振興,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五星”支部創建為統領,全面推動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增收致富,力爭全年創成“五星”支部2個、“四星”支部4個。
聚焦民生改善,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壯”工作,辦好省、市民生實事。改造提升鄉村幸福院10家。支持西湖學校教育集團向農村延伸,啟動10個村級衛生室標準化改造,成立醫共體。圍繞許慎文化園、漯河港碼頭等文旅消費新場景、新業態,舉辦大型文旅活動,打造和美鄉村生態旅游線路。
聚焦安全穩定,筑牢和諧發展基石。常態化開展應急演練,堅決防止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化法治示范區、平安示范區建設,持續鞏固和諧穩定的發展態勢。
為確保任務落實,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將進一步加強過程管理和機制建設,成立招商抓落地、項目大建設、資金瓶頸破解、安置房保交樓建設、土地規劃調整報批出讓、資產盤活經營、開發區建設爭先進位、“雙創”示范園建設、鄉村振興九大攻堅組,明確具體任務,實施動態調整,確保工作順利推進。同時,完善日調度、問題研判解決機制,補漏洞、強弱項,持續深入開展“五比五看”活動,弘揚“一個心態”“四種精神”“六項規定”的示范區創業文化,激發干事創業熱情。
鈕盾表示,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將以“舍我其誰”的擔當、“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緊抓快干、真抓實干,凝聚奮進合力,矢志擔當作為,奮力譜寫現代化示范區“兩區一窗口”建設新篇章,在中國式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中當先鋒、更出彩。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