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三川
漯河醫專二附院(市骨科醫院)以黨建工作為引領,通過多種舉措樹醫風、正行風,提升醫療工作者綜合素質,進一步保障醫療質量,推動醫院長遠和諧發展。
提升隊伍文明素養
為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該院將精神文明建設與各項業務工作一起抓、共推進,做到同規劃、同部署、同考核、同獎懲,使精神文明建設成為各項工作的動力,確保兩者互相促進、共同發展。該院每半年定期研究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及時處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堅持中心組學習制度,每月學習兩次,重點掌握衛生政策、醫改政策、行業相關法律法規,不斷提升班子成員的綜合素養;定期組織職工開展服務技能、文明禮儀培訓,切實提升職工個人素質;科室堅持每周五學習制度,學習新時期優秀共產黨員事跡,引導全院職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榮辱觀,增強其集體主義觀念。
漯河醫專二附院將黨建活動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相結合,制訂并印發了《“黨建+文明創建”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各黨支部以“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等為載體,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積極作為、爭當先鋒、作出表率。
漯河醫專二附院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韓紅軍、院長張向云為組長,班子成員為副組長,各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制訂工作方案,結合工作實際,明確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印發工作臺賬,推動各項工作全面鋪開、有序推進。該院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暨專題報告會,開展黨史學習和專題研討、迎“七一”書記上專題黨課,并邀請市老干部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成員張居正為全院黨員干部做專題黨史教育報告會,引導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同時,該院組織黨員到烈士陵園、受降亭和中州抗戰紀念館接受革命教育,到郾城區裴城鎮蘇進紅軍小學開展捐贈活動,舉行“學黨史 辦實事”慶七一演講比賽,不斷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走深走實。該院還積極發揮醫療行業優勢,組織黨員志愿者積極進社區開展健康體檢、愛心義診活動,為群眾送健康、辦實事。
倡樹良好醫德醫風
為提高醫療質量,切實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漯河醫專二附院開展“治理醫療賄賂,糾正行業不正之風”活動。一是制訂醫德醫風整改方案,杜絕醫護人員收受紅包、開單提成、藥品回扣等不良行為,并成立督導組,每月對醫德醫風整改情況進行4次督導。二是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定期組織人員學習衛生部“八不準”規定,制作警示標語和橫幅,提醒醫務人員不觸摸“高壓線”。三是實行“三級承諾”制,圍繞醫德醫風建設及醫護服務質量提升,要求醫護人員向科室承諾、科室向醫院承諾、醫院向社會承諾,并將承諾內容以書面的形式告知患者。患者出院時根據醫護人員工作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醫院根據患者反饋的情況進行獎懲。四是為醫務人員建立醫德醫風檔案,服務優劣以及違紀、表揚等情況記錄在案,為評價每名醫護人員的醫德醫風情況提供客觀依據,每季度公布一次。五是暢通投訴渠道,設置意見簿、意見箱、院長信箱,設立院長接待日,公布投訴電話,并成立接待室,組織人員專門負責接待處理患者來訪及投訴。六是每月召開一次座談會,聽取部分患者對醫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七是充分發揮典型的模范作用,定期開展“服務明星”評選活動,每年在5月12日護士節、8月19日醫師節時表彰優秀護士、醫師,加大對優秀業務骨干的宣傳力度,激勵廣大醫務工作者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八是開展黨員公開承諾活動,黨員在全院職工會上就醫療服務、醫德醫風等方面公開承諾,推動醫療服務質量不斷提高。
漯河醫專二附院堅持醫德醫風建設和社會公益服務活動“兩手抓”。在持續加強對全院職工的職業道德約束和日常監管的同時,該院建立了志愿者服務機制,引導廣大職工積極參與志愿服務,在全院開展了以“弘揚志愿精神,奉獻一片愛心”為主題的志愿者服務活動,并成立了漯河市志愿者醫院服務站,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樹正氣、揚新風。
同時,漯河醫專二附院將每月15日定為醫療惠民日,當天在門診檢查的患者,享受部分檢查項目費用減半的優惠;在3月8日婦女節、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積極組織該院巾幗志愿服務隊,到郾城區黃河廣場開展集中義診宣傳活動;6月4日,該院組織第六黨支部黨員到郾城區特殊教育學校,為該校的教職工進行心肺復蘇、海姆立克等急救知識培訓,提升他們應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事故的救援能力。
責編:瘦馬 編審:胡永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