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傍晚,熱鬧的紅楓廣場消夏市集。
文/圖 見習記者 郭嘉琪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夏季氣溫升高,夜間消費市場也持續火爆。夜經濟已成為我市充分釋放消費潛力的強大助力,成為展現城市煙火氣、增強群眾幸福感的新發力點。
“現串現烤的羊肉串歡迎品嘗。”“正宗的章魚小丸子10元一份。”……7月9日,黃河廣場夜市攤位一眼望不到頭,人群熙熙攘攘,各種招牌引人注目,攤販的叫賣聲和顧客的歡聲笑語此起彼伏。一個個燒烤攤前,一張張小方桌,幾條小板凳,三五好友圍坐,卸下一天的疲憊,吃著烤串、小龍蝦,喝著啤酒,吹著晚風,享受著輕松愜意的周末時光。“在抖音刷到這個攤位視頻好幾次了,饞了很久,趁著周末有時間和朋友來這里打卡一下,愜意得很!”正在用餐的羅先生對記者說。
“江淮百貨萃,此處羅星辰。”“水陸占地利,雙手迎五湖。”……當晚,紅楓廣場附近亮起的詩詞燈牌引人注目。踏上草坪,熱鬧非凡的夜間市集映入眼簾。這里是我市推出的以“沙澧水岸 嗨享一‘夏’”為主題的消夏市集。記者看到,這里有最近風靡網絡的竹筒奶茶、楊梅冰湯圓、茉莉冰豆漿等美食,還有手工飾品、手繪石膏娃娃、潮玩對戰機器人等文創產品。
市集中間的草坪上設有兒童泡沫泳池,漫天飛舞的泡沫落下,小朋友在泳池中肆意地嬉戲。我市依托沙澧河文化風光帶,搭建紅楓廣場消夏市集,實行“文旅+市集+文創+娛樂”模式,致力打造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休閑樂園、構建城市夜間消費新場景。
“看著孩子天真爛漫的笑臉,我覺得這個集市不僅做到了商品展示和銷售,還增強了居民生活幸福感。”帶著孩子前往紅楓廣場夜間市集游玩的李女士說。
夜經濟是城市發展水平的縮影,也是增強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內容。在發展夜經濟過程中,既要守護煙火氣,又要保證文明。二者如何兼得是擺在我市面前的一道考題。
我市發布了規范城市建成區夏季夜市攤點及沿街餐飲門店經營秩序的通知,按照“便民利商、疏堵結合、規范有序、活躍經濟”和“主干道嚴禁、次干道嚴控、背街小巷規范”的原則,允許符合條件的路段沿街餐飲門店在城市管理部門指導下開展規范有序的夜市外擺經營,鼓勵深挖城市空間、利用閑置土地資源設置臨時經營場所。
“這是一座溫暖可及的幸福之城。她以文明城市為引領,以天藍水綠為底色,打造現代典雅、清新活力的幸福家園,在永不止步的‘幸福接力’中創出文明城市新高度。”正如《今朝漯河》中描繪的場景,我市拒絕簡單的“一刀切”,不放任夜市“野蠻生長”,始終堅持以制度、文明為引領,找到了治理城市、方便群眾的平衡點,讓夜間市集轉變為幫助經濟復蘇、造福民生的新“夜”態。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