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市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養護中心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見習記者 李慧瑩 攝
記者 陳全義
見習記者 李慧瑩
3月9日,嵩山路沙河橋南側櫻花園一派熱火朝天的植樹景象,市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養護中心正在此舉辦以“綠色助力 正‘植’你我”為主題的2024年義務植樹活動。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50余株櫻花苗木昂首挺立在園區內,為沙澧大地再添新綠。
2023年,我市全力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城市含綠量大幅提升,生態環境顯著改善。截至目前,我市森林蓄積量40余萬立方米,濕地面積9.07萬畝,一幅體現我市特色的生態園林城市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因地制宜
精心擦亮城市名片
“沙澧河風景區景色好、空氣質量好,我們一家人都喜歡來這里玩。”3月9日,帶著外孫在沙澧河風景區散步的市民應亞麗說。
為實現沙澧河美麗指數和市民幸福指數的“雙提升”,2023年,沙澧河風景區進一步圍繞“河”字繪藍圖,依托“水”字做文章,對景區各項設施、沿河區域燈光進行提升改造,打造主題游園29個,景區夜景美不勝收;按照“片林花海、四季有花”的原則,沙澧河風景區在紅楓廣場、月牙湖、金沙灘等多處區域開展景觀提升行動,打造多處景觀園林。目前,景區栽植各類花草樹木15.8萬株,種植草坪281.8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1000萬平方米。
截至目前,沙澧河開發建設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已全面完工,為我市新增綠地面積5385萬畝。沙澧河風景區已成為漯河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和廣大市民的“綠色會客廳”,先后獲得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體育公園、國家4A級景區等稱號,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見縫插針
增添城市方寸之美
豐富的綠植、蜿蜒的小道、功能齊全的健身器材……“滿江紅·錦繡”口袋公園雖然不大,但是設施齊全,布局合理,具有一定游憩功能。記者看到,不時有環衛工人來清掃步道上的落葉和雜物。
2023年,我市大力開展口袋公園建設工作,對閑置土地、道路節點、街頭轉角等城市碎片空間進行更新改造,建成實用性強、貼近群眾生活的口袋公園13個,不斷織密“出門見綠”城市網絡。
為突出民生需求,在選址中,口袋公園優先向綠化水平低、人口密度高的老城區布局,解決附近居民活動場所不足問題。在建設過程中,融入海綿城市理念,保護原有地形地貌,合理利用地形。在植物及景觀小品搭配中,以“食品文化、漢字文化”為景觀主軸線,以詞牌名命名的方式串聯各塊綠地。在設計上避免“千園一面”,突出漯河本土特征,打造特色鮮明的景觀。
“今年,我們計劃再新建口袋公園、街頭游園12個,預計新增公園綠地2萬平方米,讓更多市民‘推窗見景、開門見綠、出門進園’。”市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多層發展
立體綠化城市空間
在第46個植樹節到來之際,3月9日,市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養護中心組織我市30余個家庭、130余名市民齊聚櫻花園,開展義務植樹活動。
據了解,2023年,市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養護中心通過實施草花更換項目、樹穴連通項目、交通綠島綠化項目、垂直綠化項目等,高標準完成了多條城市主次干道和游園綠地的綠化提質工作,構建了城市道路林蔭體系。完善提質口袋公園、市人民公園改造等項目,將城區各類綠地串聯。在各個重要區域實施“增花添彩”行動,為城市綠化彩化增添園林力量。分別在迎賓大道、中銀廣場、交通綠島等重要點位栽種時令草花90萬余株,提升市區綠化、美化效果。
“2024年,市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養護中心將以城市微更新、拆墻透綠整治提升、苗木補植更新、時令花草更換、園林基礎設施整修等項目為抓手,以弘揚植綠、愛綠、護綠的文明新風為己任,為漯河添綠增彩。”市城市管理局園林綠化養護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齊頭并進
厚植城市綠色底蘊
“目前,我市已成功創建省級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特色魅力城市,這是全市動員、全民參與的結果。”3月8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業務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我市堅持生態立市,高標準推進城市生態建設。各級政府整合水利、生態環境等部門,全力推進實施生態廊道建設工程、農田防護林建設工程、鄉村綠化建設工程,構建幸福渠生態水系、唐江河生態水系、七支渠水系等多個生態水系。2019年~2023年全市累計完成人工造林工程88916畝、森林撫育51830畝。
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完成植樹1.5億株,建立9個市級、72個縣級、187個鄉級義務植樹基地,組織引導128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國有企業群體營造各類紀念林210處。持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重點開展“四邊”“四旁”綠化、鄉鎮游園和村莊小游園建設,獲評國家級森林鄉村24個、省級森林鄉村12個、市級森林鄉村156個、市級森林鄉村示范村17個。
注重保護濕地資源,積極編制《河南漯河市沙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漯河市河湖保護條例》《漯河市全面推行林長制實施意見》等,生物多樣性、城市濕地得到有效保護。目前,我市有省級以上濕地公園2處,新申請建設省級濕地公園3處,濕地公園呈現“蘆葦蕩漾、四季花香、百鳥飛翔”的景觀,成為“城市之腎”。
2024年,我市將繼續在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堅定前行,讓“水”“綠”生態底色更足,現代化幸福之城活力值更高。
責編:瘦馬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