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創設計成為鄉村振興助推器
7月3日,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美術館內,60余名特殊的學生手持筆記本,圍著展臺上的賈湖骨笛文創書簽討論。這群來自舞陽的特殊學生都是駐村第一書記。
此次活動由舞陽縣委組織部與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聯合策劃,聚焦農產品包裝與文旅產品創新設計開展觀摩學習,旨在將高校的設計理念與鄉村發展需求精準對接,通過現場教學、專題輔導等,探索“設計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為農產品包裝與文旅產品創新提供“破題密鑰”。
“這個小米包裝用了農民畫元素,成本增加了多少?”在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美術館文創設計展臺前,第一書記們紛紛提問。展臺上的賈湖文化系列陶壺造型茶具、許慎《說文解字》包裝盒等文創作品,將漯河的歷史文化融入可觸摸的商品,讓第一書記們直觀感受到了設計、包裝對提升產品價值的作用。
“我們村的粉條有了‘舞陽一根兒’品牌后,提升了紅薯的‘身價’,但包裝仍是1.0版本。”市水利局駐舞陽縣辛安鎮劉莊村第一書記楊子建說,“今天看了文創產品才明白,包裝是‘會說話的推銷員’。這次回去,我們一定要好好琢磨琢磨,通過設計、包裝提升產品價值,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參觀結束后,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院長李曉偉圍繞文創產品開發,從產品特性、受眾、多方合作、文化運用、開發條件、消費研究及購買因素等方面,詳細介紹了如何將自然景觀、歷史遺存、民俗文化、特色農產品等資源轉化為文創產品。他強調:“文創不是貼標簽,不能只看到賈湖骨笛、契刻符號、三足陶鼎等,而是要找到鄉村文化的基因密碼,看到整個產業鏈,考慮其市場價值,再通過創意驅動的方式去落地。”
在互動交流環節,現場秒變需求對接會。第一書記們認真填寫設計賦能鄉村振興需求答卷后,展開熱烈討論。市供銷社駐保和鄉魏莊村第一書記張巧鴿提出:“我們村生產的一次性雨衣能否加入舞陽元素?”市市場監管局駐孟寨鎮龍東村第一書記王峰表示:“這次觀摩學習非常及時。我們鎮有幾千畝蟠桃,我想對產品進行分級,通過設計和包裝提升產品檔次。”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相關工作人員當場收集需求、建立臺賬,承諾組織師生進村調研。
“精美的包裝讓‘土產’變為‘精品’,讓‘好貨’賣出‘好價’。”舞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王一將表示,他們將建立產業資源庫、舉辦品牌策劃沙龍、對接專業設計機構,讓文創設計成為鄉村振興助推器。
活動一結束,駐村第一書記們就開始了各自的謀劃。“暑假來了,賈湖村將迎來客流高峰,我們要及早邀請設計師進村,早日試產首批文創禮盒。”市文廣旅局駐北舞渡鎮賈湖村第一書記呂廣超說。
舞陽縣駐村第一書記聯絡總站站長趙冬梅說:“舞陽農民畫、北舞渡胡辣湯等都是極具開發潛力的文化IP和特色產品。希望更多的舞陽產品通過文創設計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