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怎么回事?按理說不應該再發燒了。難道是炎癥沒有消下去?是不是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日前,舞陽縣蓮花鎮衛生院兒科醫生陳路靜在查房時,發現一名肺炎患者經過三天治療、病情基本穩定后,在第四天又發燒了,這讓她有些拿不定主意。隨即,陳路靜拿出手機,撥打了一個視頻電話。“好的,我知道了,謝謝老師。”一段遠程問診后,陳路靜的疑惑被解開了——原來是患者夜里受涼導致的發燒,不用再做檢查,按原來的方案繼續治療就行。
陳路靜咨詢的“老師”,是市骨科醫院兒科醫生。“別看我們是鄉鎮衛生院,但診療方法、臨床用藥、醫生值班制度,跟市級醫院一樣,這一切都得益于‘紅會送醫計劃’。”陳路靜告訴記者。
“紅會送醫計劃”實施以來,通過市級醫院幫扶,蓮花鎮衛生院迎來了一系列變化。“我們和市骨科醫院建立了幫扶關系,他們醫院的專家經常來衛生院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我們也選派骨干醫生到市骨科醫院學習。”蓮花鎮衛生院院長周清群說,在醫療專家的幫扶下,衛生院的管理變得規范了,醫療水平也提高了。與此同時,衛生院兒科也實現了從無到有。
如今,市骨科醫院兒科醫生每周五都會來蓮花鎮衛生院坐診、教學查房、交流經驗。“平時診療中遇到困難向他們請教,他們總是有求必應,從用藥、治療上給予詳細的解答,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陳路靜說。
與陳路靜有著相同感受的還有召陵區萬金鎮衛生院醫務科科長楊紅超。
“每周四,市六院的醫療專家就會來我們這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楊紅超告訴記者,專家們來到后,免費為群眾測量血糖、血壓,指導群眾合理用藥,還上門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診療,真正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
據了解,為發揮醫療系統紅十字志愿者的作用,提升基層群眾健康水平,助力鄉村振興和健康漯河建設,市紅十字會組織市直醫院成立7支“紅會送醫計劃”志愿服務隊。今年“紅會送醫計劃”項目啟動后,各紅會送醫志愿服務隊積極響應,奔赴全市部分衛生院,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技術、送知識、送義診”志愿服務活動。截至目前,7支“紅會送醫計劃”志愿服務隊共開展活動100次,參與專家973人次,開展專題培訓38場,幫帶基層醫護人員501人,贈送藥品價值1萬元……極大地提升了基層衛生院的醫療服務水平,減少群眾就醫成本,讓更多群眾得到實惠。
據悉,由于“紅會送醫計劃”工作開展得扎實,我市連續三年榮獲全省“紅會送醫”優秀組織單位。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