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強孩子們的毅力,市民田旭輝利用暑假帶著12歲的女兒和13歲的外甥,原計劃從漯河出發騎行至西安。7月8日,返漯后上班第一天的田旭輝告訴記者,騎行結束后,他們為自行車辦理了托運,于7月7日乘坐高鐵順利返漯,此次騎行歷時6天行程540多公里。美中不足的是,天氣原因,騎行提前結束,他們滯留陜西省渭南市,離目的地西安大雁塔還有62公里。
田旭輝今年39歲,在市中醫院工作。12歲的女兒田洋是市實驗中學七年級學生,13歲的外甥李致遠就讀于郾城實驗中學。他喜歡騎行。在他的影響下,女兒和外甥也加入騎行行列。他們平時僅利用周末進行百公里內的騎行鍛煉。
6月5日至11日,一個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團隊從河南太昊陵出發,歷時28天徒步抵達甘肅天水伏羲廟研學的新聞,讓田旭輝產生了帶女兒和外甥騎行至西安的想法。“起初,我還有些顧慮,沒想到女兒和外甥格外興奮、其他家人也大力支持。”田旭輝告訴記者,在做好了每日路線、休整、補給等騎行規劃,著重檢查了安全裝備后,6月29日,他們從市區出發經北舞渡鎮騎行到葉縣。
“喝北舞渡胡辣湯,游葉縣縣衙,打卡洛陽龍門石窟……騎行前兩天,我們看美景、品美食。兩個孩子興致盎然,都說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田旭輝說。
田旭輝告訴記者,此次騎行在省道、國道。他的安全壓力很大。騎行過程中,兩個孩子都在他的視線范圍內。他們計劃每天騎行百公里左右,每天上午9點出發,中午就餐后休息2個小時,下午3點再次出發。從第三天開始,兩個孩子的屁股都磨出了水泡。一路歡聲笑語的騎行開始變得沉悶了。
“當時,別說孩子了,我屁股也被磨得生疼,不敢坐車座,想打退堂鼓。作為父親和舅舅,在困難時刻,我更應該發揮表率作用,增強孩子們戰勝困難的信心。我們調整了騎行時間,從三門峽到靈寶再到渭南,多停、多補給,經受住了后來200多公里的考驗。”田旭輝說。
據田旭輝介紹,這次騎行,微信朋友圈家人和朋友的密切關注和鼓勵,成為他們的動力。讓他感到欣慰的是,這次騎行使兩個孩子得到了鍛煉。他們學會了關心別人,積極克服困難,增強了信心。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