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屆六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漯河市委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 加快現代化食品名城、創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設的若干舉措》中明確指出,完善容錯糾錯、打擊誣告陷害、澄清正名等機制。近期,市紀委監委接連公開通報懲治誣告陷害典型案例,進一步釋放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強烈信號,樹立扶正祛邪、激勵擔當的鮮明導向。
黨組織鼓勵客觀真實反映問題,也提倡實事求是、光明正大的實名舉報,但堅決反對任何無中生有、心懷叵測、歪曲事實的誣告陷害。《紀檢監察機關處理檢舉控告工作規則》規定:“采取捏造事實、偽造材料等方式反映問題,意圖使他人受到不良政治影響、名譽損失或者責任追究的,屬于誣告陷害。”《中國共產黨章程》《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及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黨規黨紀都作出嚴厲打擊、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的規定。
實事求是舉報,正確行使舉報權利,維護信訪舉報秩序,才能不斷凝聚正風肅紀反腐正能量。但在現實中,無視黨紀國法,以舉報之名行誣告之實的大有人在。從近期省內外公開通報的典型案例來看,有的是挾私報復、栽贓陷害,有的是施壓要挾、牟取私利,還有的在干部提拔、人事換屆的時間節點大肆誣告,意圖迷惑組織判斷、干擾選人用人節奏……這些誣告陷害行為,既浪費監督執紀執法資源,也不利于紀檢監察機關準確分析研判反腐敗工作形勢,更會破壞一個地區、行業、領域良好的政治生態。今年以來,按照中央、省委、市委的統一部署,我市紀檢監察機關、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協作聯動、重拳出擊,在全市開展了懲治誣告陷害行為專項行動,集中力量查處了一批誣告陷害案件,并公開曝光典型案例,樹立了向誣告陷害者亮劍出招、為干事創業者撐腰鼓勁的鮮明導向,全力護航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祛邪方可扶正,激濁才能揚清。凈化政治生態,既要“零容忍”懲治黨員干部違紀違法行為,又要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嚴厲打擊誣告陷害行為,及時為受到失實檢舉控告的干部澄清正名。只有讓誣告者碰了釘子、挨了板子,形成上級為下級擔當、組織為個人擔當、干部為事業擔當的良好局面,才能營造積極健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推動全面樹立振興發展、干事創業的正氣。各級黨組織必須依規依紀依法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對誣告陷害形成“合圍之勢”,健全嚴查誣告陷害行為的制度體系,加強和規范處置行為,通過有力有效的紀法震懾,讓膽敢觸碰底線者付出應有代價,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切實增強紀法意識、正確行使監督權利,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
當前,改革進入深水區,難免觸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必須防止部分心懷叵測者“告黑狀”,影響整個社會干事創業的氛圍。紀檢監察機關、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將以鮮明態度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心無旁騖謀發展、勇立潮頭敢擔當,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實踐篇章中展現更大的作為。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