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個病要往縣里、市里跑,耽誤醫治時間。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大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這個醫共體建得真不賴!”近日,舞陽縣北舞渡鎮衛生院里,前來就醫的李大爺高興地說。
李大爺口中的醫共體,就是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到的“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今年,我市將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列為深化醫改的重要內容,納入市定民生實事,聚焦體制機制創新、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財政投入保障等關鍵環節,在兩縣高位推動,實現了縣、鄉、村三級聯動,醫療機構一體化管理的醫療服務體系全覆蓋。
從試點到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變著縣域內的醫療服務模式,越來越多的群眾切實感受到了醫療改革帶來的便利和實惠。
便民惠民,打通基層就醫最后“一公里”
“以前做康復訓練得去縣城,來回折騰。現在在鎮上就能做,醫生和護士都很負責任。”日前,在臨潁縣瓦店鎮衛生院的病房區,一名做康復訓練的大媽感慨地說。
為了讓群眾在家門口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真正實現分級診療,兩縣醫共體為每個鄉鎮衛生院量身定制幫扶政策,推動“專家往下走、小病往下轉、費用往下降”。臨潁縣采取“患者不動醫生動”措施,選派醫療技術骨干組成醫療先鋒隊,到鄉鎮衛生院開展對口支援和技術幫扶。同時,還組織技術精湛的醫務人員成立醫療巡診隊,定期到各村衛生室巡診。舞陽縣成立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指導中心和家庭醫生服務指導團隊,加強基層業務指導。
多措并舉,提升縣域內醫療服務水平
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的重點是提高縣域內醫療服務水平。為此,兩縣通過多項措施,打造守護百姓健康的堅固堡壘。
兩縣醫共體牽頭單位均成功晉級三級綜合醫院,精心打造多個省、市重點(特色)專科,并與國家級、省級、市級醫院建立合作關系,搭上了醫療技術提升的“高速列車”。鄉鎮衛生院運行活力不斷增強。目前,兩縣鄉鎮衛生院中,27家達到國家基本標準,1家達到“優質服務基層行”國家推薦標準。醫共體通過院長下派、專家下沉、技術幫扶等方式,為基層醫療機構“強筋健骨”,并加快推進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依托國家平臺對村醫開展線上培訓,提升村醫服務水平。
數字賦能,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進程中,數字技術也為縣域內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注入了強大動力。兩縣共投入1.2億元,打造功能完備、設備先進的信息化平臺,構建起一座醫療信息的“智慧城堡”,縣域內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等信息化系統實現無縫對接、資源共享,讓患者告別重復檢查的煩惱。同時,積極發展遠程醫療服務,實現縣、鄉、村全覆蓋,通過遠程心電、遠程影像、遠程檢驗系統,實現專家遠程診斷,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優質醫療服務。
如今,我市取得了公立醫院運營效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群眾健康素養水平不斷提升,參保人員年住院率、縣外轉診率和縣外醫保基金支出比例都有所下降的“三升三降”改革成效,群眾就近體驗到了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現代化幸福之城建設的健康“砝碼”越來越重。
責編:翟柯 終審:王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