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開展“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回頭看”
“這塊土地是一般耕地還是基本農田?一定要核實清楚,嚴防‘大棚房’換馬甲。”……近日,市農業農村局與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成立聯合督導組深入各縣區走訪調研,開展“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回頭看”。
為進一步鞏固“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工作成果,防止出現“表面整改”“反彈回潮”等問題,今年上半年,我市組織各縣區以2019年“大棚房”專項清理整治排查結果為主要依據,聚焦“三類問題”,按照“市不漏縣、縣不漏鄉、鄉不漏村,逢園必進、逢棚必查,不留死角”的工作要求,開展拉網式排查,確保摸清底數,圓滿完成了排查、清理、整治任務。
強化組織領導。出臺相關實施意見,規范了設施農業用地備案程序,明確了各部門的監管責任,建立了設施農業監管責任體系。督促各縣區及時更新設施農業管理臺賬,要求各鄉鎮設置舉報電話,定期公開設施農業用地備案信息和臺賬信息,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建立健全市、縣、鄉三級信息共享、情況通報和工作督導機制,落實工作群實時技術保障和周進度通報制度,確保各級思想重視到位、壓力傳導到位、責任區分到位。
全面排查整改。落實每半年巡查抽查制度,對存量設施農業用地備案和管理情況進行隨機抽查,實現增量設施農業用地抽查全覆蓋。組織鄉鎮參與撂荒地整治人員成立工作專班,開展技術培訓,對備案設施農業用地逐一進行排查,將排查出的問題登記造冊,明確整改時限,建立整改臺賬,全面整改。
強力督導檢查。市工作專班及時了解工作進度,深入基層一線調研指導,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指導縣區聚焦“三類問題”,依法依規推進整改工作。對原有“大棚房”問題整治不到位、應納入未納入專項清理整治范圍以及以設施農業用地之名從事非農建設的行為,以零容忍態度,立查立改;對確屬設施農業項目用地但手續不完善的,限期督促完善相關手續;對認定為“大棚房”的,堅決予以拆除并復耕復墾;對已完成整改的地塊,及時恢復農業生產,確保耕地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
我市4月底完成“大棚房”排查工作階段任務,5月下旬提前完成省明確的15個疑似問題圖斑核查整改任務,并及時按要求將整改結果上傳至“農調云”APP。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設施農業用地7488宗(不含問題圖斑核查),面積達19666.7畝。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