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主動仗 抗旱保秋糧
7月16日,氣溫超過38℃。當天,臨潁縣大郭鎮葛崗村的一塊夏玉米密植高產項目試驗示范田里,種植大戶陳志營在察看玉米長勢。
雖然連續多日沒有降水,但陳志營的試驗田并未受影響,秘密就藏在土壤里。他隨手抓起田里的一把土說:“土是濕的。天不下雨咱就勤澆水。”一旁的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中級農藝師郗昊說:“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讓玉米缺水。”
陳志營已經給玉米試驗田澆了三次水。安裝在地頭的施肥罐、田間的滴灌帶是陳志營不怕干旱的關鍵所在。
當前正值玉米生長關鍵期。面對持續高溫少雨天氣,市農機部門迅速響應、科學部署,全面打響抗旱保產攻堅戰。
強化機具調度,暢通灌溉保障線。建立全域排灌機械統籌調配機制,依托全市農機合作社做好排灌機具協調工作,同步推進抗旱灌溉與植保防護,統籌調度植保無人機、機動植保機等,開展“一噴多防”統防統治作業。組織專業技術團隊下沉鄉村一線,對種植大戶等進行技術指導,累計檢修排灌機具4.6萬臺(套)。
強化科技支撐,推廣節水灌溉技術。組織農機技術骨干深入田間,根據農作物不同生長階段需水規律和土壤墑情指導農戶精準抗旱與科學施肥。充分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導向作用,大力推廣智能化節水灌溉技術,重點示范應用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節水設備,實現“精準滴灌、水肥協同”。今年以來,已累計補貼灌溉機械316臺(套)。
優化服務保障,織密抗旱防護網。依托區域農機服務中心和38個常態化應急作業隊組建抗旱農機服務隊,提供代灌、代防、代管等“保姆式”全鏈條服務。建立農機配件、灌溉管材等應急物資儲備供應機制,加強與農機經銷商的溝通協調,確保物資儲備充足、調運暢通。強化與石油部門的協調聯動,建立抗旱農機用油優先保障機制,為抗旱作業提供全方位后勤支撐。
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投入排灌機械4.6萬臺(套),澆灌田地113.13萬畝;投入植保機械2300余臺(套),開展植保作業79.3萬畝次,為秋糧穩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