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午時,西城凌云山路,40℃的高溫炙烤著大地。在炎炎烈日下,兩個稚嫩的少年正蹲在一棵小樹前,手里拿著儀器,專注地觀察著什么。刺眼而毒辣的陽光灑在他們的身上,他們卻仿佛感覺不到炎熱與不適。
(烈日下的小實驗者 )
據了解,他們是漯河市實驗中學八年級的學生。右邊是夏浩桐,左邊是仲秦源,兩人均來自學校的“五角楓實驗小組”。當天,他們正在進行一項特殊的現場實驗:對五角楓樹進行測溫和太陽輻照觀察。記者注意到,這些五角楓樹有些奇怪:許多樹的樹干西側,樹皮出現了脫落和壞死的現象,而東側、南側及北側的樹皮卻完好無損。正是這個現象,促使他們展開了這次科學觀察實驗,試圖尋找背后的病因。
(夏浩桐、仲秦源跟記者談調查情況)
夏浩桐同學告訴記者:“去年秋天,我們觀賞紅楓葉時,偶然發現路兩側的五角楓樹干出現了蛻皮壞死現象。寒假期間,我們又對整條路的五角楓進行了全面觀察和統計,發現壞死率竟然超過了65%。于是,我們就這個現象與學校張真老師進行了討論。張老師非常支持,很快便成立了由她和我們四位學生組成的‘五角楓實驗小組’。”“我們小組多次實地調查、現場測試后發現,在夏季太陽直射下,五角楓樹皮西側和南側的溫度差異巨大。比如現在下午3點,我們測得南側(1號線)電子測溫計顯示45.4℃,而西側(2號線)測溫計則顯示高達57.9℃,兩側溫差達到了12.5℃。”夏浩桐繼續說道,“我們小組經過多次測試、記錄數據,并查閱了大量資料,還借助了‘豆包’等AI工具進行分析,最終發現了一些資料提到了‘日灼病’,即因太陽輻射溫度過高而導致的植物曬傷。我們認為,這里的五角楓很可能就是患上了日灼病。”
(實拍現場測溫儀)
(夏浩桐同學接受記者采訪)
據悉,漯河市實驗中學的“五角楓實驗小組”由張真老師帶隊,成員包括夏浩桐、仲秦源、張紹川、左桐瑤四位八年級同學。
張真老師介紹道:“我們學校一直認為,教育不應局限于課堂。因此,我們格外重視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觀察、敢嘗試、勇實踐,在實踐中去感悟并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能力。我們希望學生們能體驗真實的科研過程:從發現現象、提出問題,到調查數據,最終得出結論或嘗試解決問題。多年來,我校在勞動實踐、機器人比賽、科技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績,榮獲了‘河南省創新特色學校’、‘全國“科創筑夢助力雙減”優秀單位’等稱號。我們的智春山校長還被推薦為漯河市首批首席科普專家、漯河市最美科技教師。學生們也屢獲佳績,例如,我校在2024年和2025年的青少年機器人暨航空航天大賽中均獲得一等獎;以夏浩桐同學為代表的《豆芽根部生長部位探索觀察》項目,也在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榮獲優秀科技實踐活動集體二等獎。”
巧合的是,近期河南省科協、省教育廳、省生態環境廳、省文明辦、團省委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2025年河南省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的通知》。實驗中學的這次現場觀察實驗實踐,恰好與該活動精神不謀而合。同時,我市科技館也專門發文啟動了2025年漯河市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五角楓成員表示我們會繼續參加這些比賽。
(五角楓小組進行實驗觀察)
“少年強則國強”“五角楓實驗小組”的少年們在烈日下專注研究的模樣,正是這句話生動的寫照。我們預祝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預祝我市的青少年科學調查體驗活動深入開展,涌現出更多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好少年。同時也期待著,這群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少年,未來能成長為建設祖國、引領創新的棟梁之才。
(漯河市廣播電視臺全媒體記者:董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