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 紅)8月5日,在郾城區裴城鎮人大代表聯絡站,人大代表正在討論幸福渠水系建設和洄曲河清淤工程進展情況。
.jpg)
人大代表與承辦單位見面會現場。
“在郾城區四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我們幾名人大代表聯名提出了建議,應盡快建設幸福渠水系、啟動洄曲河清淤工程,之后也一直關注建議的辦理情況。經過與承辦部門多次溝通,今天得到答復——幸福渠水系將于今年8月開工,洄曲河清淤工程將于明年開工。”區人大代表、裴城鎮中心小學教師劉紅敏告訴記者。
近年來,裴城鎮圍繞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轄區各級人大代表就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現代農業發展、鄉村旅游等課題進行調研,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聯絡站的功能定位上,裴城鎮不僅局限于接待選民、暢通民意上,還將聯絡站發展為代表的學習之家、活動之家。
每月10日是該聯絡站人大代表聽政日。他們要求各代表小組在每月10日召開專題會議,做到上下聯動;讓人大代表入戶調研,5個人大代表聯絡小組成了人大代表與選民見面的主陣地,與廣大選民面對面交流。
針對蘇侯村群眾反映的自來水因含沙土多已不能飲用這一問題,市人大代表李銀巧將圖片和文字發送到人大代表微信群,聯絡站及時將情況反饋到上級部門,一周時間問題得到解決;針對漯西工業區征地任務重、困難大的情況,去年10月,裴城鎮人大主席團組織人大代表專題視察,找出癥結,提出可行性方案,有力推動了征地工作的順利開展。
裴城鎮人大代表聯絡站投入使用以來,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該聯絡站共接待群眾78人次,受理各種問題、意見和建議62件,并全部進行了答復或辦理,答復率為100%,群眾滿意率達100%。
該鎮人大主席、人大代表聯絡站站長張永豪表示,下一步,裴城鎮將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持續助力鄉村振興;定期組織人大代表進行調研,推動各項事業快速發展,促進更多民生問題得到解決。
責編:黃曉婭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