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匯區 集群成勢促轉型 創新領跑新賽道
豫農優品天下行(漯河)智能化數字展銷中心的直播間帶貨實現日均銷售額120萬元到300萬元,全省2300多種名特優新農產品、消費幫扶產品、食藥同源產品等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
在“花園式工廠”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車間,一車車生活垃圾、廚余垃圾被分別投進不同的處理系統,經焚燒后發電,通過電網輸送千家萬戶;
河南曙光匯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內,一批批輸注產品從流水線下線,不僅供應全國各級醫療機構,更遠銷海外、出口創匯。
今年以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源匯區錨定省委“兩個確保”“十大戰略”,聚焦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和市委為源匯區明確的“三區”(文商旅創融合中心區、智能制造集聚區、循環經濟示范區)發展定位,聚焦醫療器械、智能制造、現代食品、循環經濟、文旅、商貿物流“4+2”重點產業,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推進、高水平打造”的要求,堅持項目化管理、專班化推進,全力以赴創亮點、出特色,凝心聚力強攻堅,改革創新爭一流,實現經濟發展質的提升和量的增長,以“三區”建設高質量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高質量。
文商旅創融合發展 釋放消費市場新動能
全國研學旅行基地、全省首批夜經濟集聚區、全省4鉆級智慧景區、全省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一項項國家級、省級榮譽接踵而至,4A級河上街景區成為輻射豫中南的休閑旅游首選地。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全區文旅市場累計接待游客93.5萬人次,實現綜合旅游收入2.8億元。去年,全區累計接待游客944.9萬人次,實現綜合旅游收入27.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源匯區文商旅創融合中心區地位彰顯,文旅產業已成為驅動經濟繁榮、拉動消費的經濟增長新引擎。
聚焦市委、市政府“文化點亮城市、產業彰顯特色、創新引領未來”要求,該區著力推動傳統商貿業提檔升級,推動新瑪特、丹尼斯、長申玉廣場、昌建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穩定經營,引進華豫佰佳等知名商業品牌、名店進駐,以特色美食“小創意”帶火商超“大生意”,引導長申玉超市擴點布局5個連鎖店,推動商貿繁榮,鞏固全市核心商圈地位。
該區堅持以“旅游+”為核心支撐,統籌推進河上街景區9大類31個項目建設,系統整合河上街文旅小鎮、神州鳥園、河上街運動神獸館、中州抗戰紀念館、布衣巷特色小吃街等景點,打造“夜游、夜健、夜食、夜展、夜秀、夜娛、夜購、夜宿”八大主題場景,推出了夜游、演藝、美食、非遺、文創、燈光秀等200多個“夜”態產品,形成了規模化、集群化的夜間經濟消費協同發展矩陣。其中,漯河海洋館、天禧宴會藝術中心等項目拉動消費作用明顯。作為省、市重點文旅項目,天禧宴會藝術中心項目實現了當年引進當年開工,通過藝術融合科技賦能新業態,創新“全托付·一站式”婚宴服務體系,打造沉浸式婚禮體驗新標桿。圍繞“打造中原特色文旅小鎮”定位,持續提升漯灣古鎮景區品質內涵,開發星空帳篷營地、漢服體驗、沉浸式藝術婚慶等新場景、新業態,打造不同風格的網紅打卡地,一期已入駐商戶140余家,該景區被命名為全省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和省級休閑旅游街區。兩大景區已成為漯河市文旅業發展的新名片。
源匯區還主動適應數字經濟發展新常態,通過新投入使用的三棟寫字樓吸引頤高科技集團、豪之英科技公司等重點企業以及全網擁有千萬粉絲的軍事博主“聽風的蠶”團隊、京東電商等114家優質企業入駐,形成了以新業態、新模式打造區域產業發展的新格局,致力打造豫中南直播經濟新高地。全區共備案電商市場主體150戶,平臺類注冊網店16215戶,省級電子商務認定企業45家。一季度,全區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8.47億元。
主導產業創新發展 打造轉型升級新引擎
5月6日,河南曙光匯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改造項目生產車間,全自動化生產設備高效運轉,明星單品“一次性輸液器”年產量可達12億套,單品年度營收4.2億元,助力企業成為全省單項產品銷售冠軍。這是該區醫療器械產業走科技轉型發展之路的代表之一。
該項目總投資6.7億元,建設了總建筑面積約7.5萬平方米多功能綜合生產車間,引進國內外先進全自動一次性使用輸液器組裝包裝機、注射針組裝等生產設備280多套,還建成了總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的現代化綜合科研中心,引進先進的研發設備、數據處理系統和應用軟件等,打造成了具備資源整合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科研中心。河南曙光匯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評為河南省創新型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并擁有河南省唯一一家醫用輸注、醫用高分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研發基地;產品銷量位居全國同行業前三,為全省輸注行業之首。
圍繞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該區以“鏈主”企業為引領,啟動“開放招商攻堅年”活動,系統梳理并完善全區“4+2”產業鏈圖譜。通過實行"鏈長+專班"工作機制,堅持“招大育強”“外引內培”相結合,持續精準招商,著力建設創新合作平臺。目前,總投資15億元的美沙瓦醫療器械產業園等一批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鏈條項目相繼落地,推動醫療器械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輸注類醫療器械產業鏈。同時,依托大參林、國藥、諾美等重點醫藥物流企業,吸引更多區域性醫藥物流企業入駐,培育物流產業領域新經濟增長點,提高產業輻射帶動能力,全力打造高性能醫療器械百億級產業集群。
源匯區還以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質生產力為核心抓手,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基礎設施等領域,重點推進光電產業園、中小企業科技孵化園等“三個一批”“三個五百億”項目建設,發揮曙光匯知康、樂通源德福等龍頭企業示范帶動作用,著力發展先進制造業,以新質生產力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該區還將重大制造業項目作為招商引資重點,著力固鏈、強鏈、補鏈、延鏈,緊盯新材料、雙創平臺、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招引了汽車導航整機設備及光電產品、榮創電子信息創新孵化園等一大批重點產業項目;6個智能制造產業園已進駐微孔箔材生產基地等17個高新技術企業;3個醫療器械產業園已進駐大洲管業等19個項目,2024年營業收入突破50億元;區域性醫藥流通企業發展到10家,2024年完成銷售額40億元。
同時,該區通過深化行政審批改革,開展“四項”對接、“萬人助萬企”等活動,落實服務重點企業發展十條措施、首席服務官分包機制等,實現企業開辦多項業務“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一表申報”,解決了企業融資、用工等需求,確保企業應享盡享惠企政策,保障項目快速推進,護航企業加速發展。
循環經濟風生水起 搶灘綠色發展新領地
廠房主體規模氣勢恢宏,生產設備已安裝調試到位,正試運營生產……5月12日,河南九昱塑膠科技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陳曉介紹,該項目是總投資111.9億元的九昱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的一期工程,于去年3月份開工建設,項目進度、試生產均超預期提前完成,二期高分子新材料擴能項目建成后,將成為河南省規模最大的高分子新材料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工業托盤生產基地。
按照“先行先試”要求,源匯區站位全市發展大局,搶抓循環經濟和綠色生態環保產業政策機遇,堅持系統謀劃、前瞻布局,重點聚焦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廚垃圾、醫療垃圾、金屬廢料等八個門類,設置核心功能區、協同產業區、綠色生活區、發展儲備區,推動產業連片集聚、集群發展,全力推動漯河生態循環經濟(EOD)產業園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致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生態經濟示范區。目前,已投入運營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服務范圍覆蓋漯河全域,每年可處理生活垃圾約55萬噸,發電量約2.3億度;垃圾焚燒后產生的爐渣還可以制成建筑材料循環利用,實現了全市固廢資源“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穩定化”的綜合利用目標。
該區還成立園區運營公司,探索構建集建、融、產、配于一體的市場化運作模式,開展園區共建,著力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全力把漯河生態循環經濟(EOD)產業園區打造成源匯區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目前,漯河生態循環經濟(EOD)產業園已建成投入運營6個項目,新簽約香港新華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園項目等5個項目,總投資220億元。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源匯區將把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市委八屆七次全會決策部署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緊緊圍繞全市“三城”建設和全區“三區”發展定位,解放思想求突破、改革創新促發展,以爭先創優的斗志、攻堅破難的擔當、務實重干的作風,聚焦特色產業培育,堅持主導產業鏈群建設不動搖,做大做強智能制造、高性能醫療器械兩大主導產業鏈,以產業鏈群高質量發展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中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源匯新局面。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