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暖是我市一項重要民生工程,關系千家萬戶的生活以及許多生產經營企業的切身利益。2月22日,在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針對集中供暖未來的發展,一些人大代表提出了中肯的建議。
市人大代表靳會杰說,我市一些老舊小區、單批樓道集中供暖無法落地的原因,是供暖交換站場地不好找。像召陵區漓江路社區有51個小區都因為無法建立供暖交換站,導致居民無法享受集中供暖。對此,她建議,由政府牽頭主導,在公共區域連片建設供暖交換站,或者在較大的小區、有條件的小區建設交換站連片使用。
工業生產用熱也受到人大代表的關注。市人大代表張廣輝說,隨著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工業建設穩步推進,供熱熱源成為區域經濟發展、關乎民生的基礎要素保障,但郾城區目前的供熱現狀已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建議政府及有關部門予以重視,優化供熱熱源配置,促進低碳環保城市建設。
張廣輝說,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現有用熱企業24家。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農用益生菌項目、河南益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期年產5萬噸塔格糖項目投產后,均需要大量、穩定的工業蒸汽,但現有熱力供應已不能滿足園區發展對熱負荷的需求,并導致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部分招商引資項目無法落地實施。這一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
張廣輝建議,整合域內熱源配置,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漯西工業集聚區充足的熱源,輸送至功能食品產業園,為郾城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要素保障;建議規劃建設漯西工業聚集區向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輸送蒸汽供熱管網,既能彌補郾城區先進制造業開發區和郾城區供熱不足,又能振興熱網沿途(裴城、新店、龍城)鎮域經濟,提振鄉村經濟發展水平,加速項目落地鄉鎮,提升土地綜合利用率,改善城區人居環境,緩解城區冬季大氣管控環保壓力。
責編:翟柯 編審:陳向黨 終審:汪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