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方案》發展鄉村富民產業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記者 郭勇睿)近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漯河市鄉村富民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以富民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方案》指出,我市聚焦糧食、畜牧、油脂油料、特色果蔬、鄉村農文旅、鄉村商貿流通6大產業集群,通過因地制宜培育小麥、玉米、生豬、家禽、牛羊、寵物、花生、大豆、小辣椒、食用菌、蔬菜、林果、鄉村特色手工、鄉村文旅、鄉村商貿物流15條鄉村富民產業鏈,到2027年基本形成創新鏈前瞻引領、產業鏈完整融合、供應鏈協同集聚、聯農帶農富農效果明顯的鄉村富民產業生態,建設一批產值超10億元的產業強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萬元以上。
《方案》明確,以臨潁縣、郾城區潁河30萬畝示范區和舞陽縣泥河洼16萬畝示范方小麥主產區為重點,推動優質專用小麥區域化布局、規?;N植和標準化發展;開展高質量玉米品種選育,發展鮮食玉米、青貯飼料玉米,推廣高賴氨酸、高油、高蛋白、高淀粉等藥用、飼料用、酒用和加工專用品種,穩步推進玉米密植滴灌精準調控技術;以臨潁縣、舞陽縣、郾城區、召陵區4個生豬大縣區為重點,推廣多層樓房養殖,提升養殖場標準化、設施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加大禽類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力度,提升肉雞、蛋雞育種水平,推廣臨潁縣潁川白鵝、源匯區鵪鶉、召陵區鴿子等小眾類、特色化、差異化禽產品;立足黃淮肉羊種質優勢,推廣“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發展養殖合作組織,以大帶小擴大養殖規模,并依托優質原料和傳統胡辣湯制作工藝,加快構建北舞渡胡辣湯全產業鏈條;鼓勵寵物食品類企業實行“公司+種植養殖大戶”模式,依托重點企業及中原食品實驗室等研發機構,加快開發新產品,引導企業發展多元化寵物經濟;以舞陽縣章化鎮、召陵區老窩鎮等傳統種植地區為重點,發展種植高油、高油酸花生,推廣高蛋白花生、食用花生新品種;以臨潁縣杜曲鎮、臺陳鎮、大郭鎮為中心,引進、示范、推廣大豆新品種、新技術,打造8萬畝大豆高產示范區,引導舞陽縣、源匯區推出豆制品特色美食,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豆制品加工以及大豆休閑食品產業,開發高附加值產品;發揮臨潁縣小辣椒產業優勢,帶動舞陽縣、郾城區發展小辣椒種植,通過選用新品種、應用新技術、研發新機具,推進全程機械化、標準化、智能化生產;以舞陽縣文峰鄉為核心,做大做強香菇產業,推廣羊肚菌、雙孢菇、大球蓋菇等高附加值品種,引導經營主體運用現代化設備和先進技術,發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以臨潁縣、源匯區蔬菜種植基地為核心,積極推廣集約化育苗、水肥一體化等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模式,促進種業企業發展壯大;建設臨潁縣皇帝廟鄉和舞陽縣保和鄉葡萄以及郾城區、源匯區、召陵區等城市近郊鮮果基地,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進一步提高產品品質;深入挖掘具有傳承基礎、規模數量、發展前景的特色手工業,推動具有鄉土特色的胡崗農民畫、油坊陳陳氏木梳、水車梁剪紙、賈徐王竹編、鈕王雞毛撣子、馬店菜刀等傳統手工藝品進入更廣闊市場,打響鄉土品牌;以食尚年華鄉村振興示范帶、賈湖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帶以及5個市級和美鄉村建設先導區為重點,發展休閑農業、鄉村康養、鄉村民宿、教育研學、特色美食等鄉村文旅產業,持續打造“吃、住、行、游、購、娛”要素完備的5條幸福鄉村游生態旅游線路;以臨潁全國縣域流通先進縣、舞陽全省縣域流通性先進縣為引領,持續完善鄉鎮商業設施,推動快遞企業進一步駐村設點,并依托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金字招牌,推進供銷合作社公共型農產品冷鏈物流骨干網絡建設,鼓勵電商平臺、直播團隊打造特色產品直播基地。
《方案》還圍繞全市15個富民產業鏈,明確了具體的責任單位和工作目標,提出了具體措施和工作推進機制。
來源:漯河日報
責編:翟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