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五四青年節和5.12護士節,展現職工的精神風貌和職業風采,由市二院工會、團委、護理部聯合舉辦了“青春逐醫夢,擔當踐初心”演講活動。今天,我們向大家分享腫瘤科護師李益的演講稿——《不忘初心 醫路同行》,探尋醫者仁心背后的動人故事,收獲觸動心靈的感動與思考。
大家好!我是腫瘤科李益,不知不覺來到二院這個大家庭至今已經有兩年零八個月的時光了,在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我有懷疑、有擔憂、有迷茫,懷疑自己是否能夠勝任這份工作,擔憂自己能否通過醫院的考核,無法明確未來發展的方向。可是很快我的這些思緒就被忙碌的臨床護理工作所打斷,隨之而來的是無數個讓我成長起來的“第一次”。第一次穿刺成功的喜悅,第一次聽到患者夸獎時的感動,第一次得到同事肯定時的驕傲。這些第一次促使著我不斷地成長。?
可是成長的同時總少不了挫敗,面對身患絕癥的青年患者,聽到患者用止痛藥無法緩解癌痛時的呻吟,看到離世患者家屬的悲痛,以及監護儀上生命終點靜止的直線,我的內心充滿了深深的無力感。?
但現實也讓我深刻地體會到醫學雖然是有限的,但愛是無限的。還記得不久前的一個夜晚,在巡視病房時發現36床的劉阿姨監護儀上的心率偏高,立即告知了值班醫生,用藥后的劉阿姨還是很焦灼,雙手在病床的欄桿上緊緊地攥著,當時天氣有點涼,我便握住了她的手,一瞬間劉阿姨的眼里充滿了淚花,面對那雙眼睛我有些不知所措,心電監護儀上漸漸平復下來的心率以及從劉阿姨手心傳來的溫度,我頓然明白了“當道路盡頭是懸崖,真誠比虛假希望更慈悲”這句話的含義。我們一直在努力踐行有溫度的護理,那便不得不思考護理的溫度源于何處?我想或許是給疼痛患者的一句安慰;或許是給焦慮患者的一個擁抱;又或許是清晨走廊的一聲問候,都是我們愛的傳遞。
當我們一次又一次將危重患者從生命的臨界點拉回來時,那得以延續的生命體征單,患者的一個微笑,家屬的一聲謝謝,都是我們努力過的痕跡,南丁格爾的燈可以照亮黑夜,你我的微光亦能驅散陰霾,新時代的點燈人是在座的你我也是仍在臨床一線奮戰的千千萬萬個他們。?
讓我們以初心為燈,以仁術為杖 ,在這條醫路上 ,彼此照亮,并肩前行。當皺紋最終爬上我們的眼角,愿那里沉淀的,永遠是青春經緯度里的晨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尹紅婭)
責編:瘦馬 編審:王輝 終審:盧子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