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重點產業鏈培育工作推進會議召開培育壯大“11+8”產業鏈 塑造競爭優勢 夯實發展基座 秦保強講話 黃鈁主持
(記者 高雪茵 張軍亞)5月8日,全市重點產業鏈培育工作推進會議召開,總結去年“11+8”產業鏈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點任務,加快打造以新質生產力為先導、以食品產業為主導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新局面夯實產業基座。市委書記秦保強講話。市長黃鈁主持。市領導常英敏、李思杰、王克俊等出席。
秦保強指出,近年來,全市上下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攻方向,堅持項目為王、企業主體、創新驅動、鏈群發展,推動“11+8”產業鏈工作機制更加完善、項目支撐堅實有力、企業培育成效顯著、產業集群持續壯大,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加速融合,發展動能持續增強。他強調,要聚焦重點領域,延鏈補鏈強鏈,持續壯大鏈群規模。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搶灘占先,把縣區特色產業鏈品牌打響、規模做大,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融合發展,培育形成若干新的增長點。要聚焦協同創新,加快“三新”融合,持續塑造鏈群核心競爭力。以中原食品實驗室為核心,深化“企業出題、政府立題、科學家解題、市場判題”協同機制,推動創新平臺共建、科研難題共解、空間設備人才等資源共用、創新成果共享,營造開放包容活躍的創新生態。要聚焦梯度培育,促進企業融通發展,持續夯實鏈群基礎。完善全周期服務和政策支持體系,發揮龍頭企業“頭雁效應”,促進“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壯大,培育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健全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推動“老樹發新芽”“新苗成大樹”。要聚焦標準引領,深化數智賦能,持續推動鏈群能級躍升。搶占產業標準制高點守牢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底線,加快“一轉帶三化”,深化數字技術應用場景,全面擁抱人工智能,大力發展電商和跨境電商,讓更多漯優名品通過中國食品名城品牌館走向世界。要聚焦開放合作,積極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拓展鏈群發展空間。貫徹落實省委提出的“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打造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要求,“對內+對外”一起抓實施品牌戰略,“樞紐+通道”一起抓拓寬區域合作,“線上+線下”一起抓推動“食品出海”,“形象+內涵”一起抓深化“雙招雙推”,在更高水平開放中拓展發展空間、塑造競爭優勢。要聚焦宜居宜商宜業,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持續厚植鏈群成長沃土。推動惠企政策智達快享,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管控綜合成本,搭建產業園區高能平臺帶動集群發展,持續打造一流產業生態。
黃鈁指出,要堅持規劃引領,加速集聚成規模。用好“11+8”產業鏈培育評估報告,編制完善產業規劃和空間規劃,加強政策扶持,做好配套服務,引導產業鏈企業集群集聚發展。要延鏈補鏈強鏈,培育雁陣育生態。緊盯龍頭企業,建立產業鏈內部對接機制,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發展;緊盯骨干企業,支持創新研發、轉型升級,持續壯大產業鏈中堅力量;緊盯高成長性企業,實施“精準滴灌”,最大限度釋放發展潛力;深化“雙招雙推”,帶動更多產業鏈項目落地;加快“一轉帶三化”,推動企業轉型發展。要落實機制,紓困解難助發展。“萬人助萬企”重在提質效,著力構建問題精準捕捉、有效解決、及時反饋的閉環;“四大辦”統籌會商重在找路徑,要明確提出難點堵點的解決辦法;“五大周例會”重在解難題,要堅持定期研究、分類處理、依法破解。要強化責任,推動任務見實效。壓實各產業鏈鏈長、專班責任單位、助企強鏈工作專班、縣區和產業鏈鏈主企業責任,緊盯目標任務,狠抓工作落實,確保產業鏈培育取得扎實成效。
會議通報了全市“11+8”產業鏈2024年工作開展情況。重點產業鏈鏈長代表和鏈主企業代表作了匯報。
責編:翟柯 審核:王輝 終審:盧子璋